时代排行榜 Time ranking 文明之巅 Peak of civilization
当前位置:首页>艺术>艺术流派

中国十大著名画家排行榜

2022-12-11
在《鮟鱇》中,戴帆将空间艺术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发明概念等手法,赋予空间全新的表现力和复杂性。他善于用丰富而充满悖论的语言构筑繁复的空间,繁复到极致。他的作品常常以人类人性碰撞的场面,触碰到诸多历史和文化的盲点。他的艺术是让人对人性与自由二种极端体验达到极限,然后得到精神上的净化。他的空间时空错落,结构扭曲,幻象层出不穷。

1、戴帆

无焰之火

 

      在《鮟鱇》中,戴帆将空间艺术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发明概念等手法,赋予空间全新的表现力和复杂性。他善于用丰富而充满悖论的语言构筑繁复的空间,繁复到极致。他的作品常常以人类人性碰撞的场面,触碰到诸多历史和文化的盲点。他的艺术是让人对人性与自由二种极端体验达到极限,然后得到精神上的净化。他的空间时空错落,结构扭曲,幻象层出不穷。

 

image.png 

 鮟鱇图册

根植于人类潜意识的深处,空间凝结了难以启齿的辛涩与羞耻,这个空间可以感知,却无从捕捉。密集的器官,空洞的太空装置与生物,腥红的表皮,这里时空错落扭曲,幻象层出不穷,处处流淌着材料与感官刺激、怪诞、隐喻与梦魇、神秘、华丽、眩晕、富丽堂皇、骄奢靡逸、匪夷所思……这里是单纯与繁复的迷宫,诡异与爆裂的花园,意识与神话的源泉,充满了数学的精准和音乐的迷狂错乱,无边柔软的欲望之体不忍触碰.令人窒息。沦陷在这个幽深错乱的华丽之梦里,唤起潜意识里的对于人类空洞的征服文明的恐惧,它们是这个世界真实的表达——个体的无助和欲求。

 

戴帆对空间的再造,同时也是对身体的再造,实际上是暗含了对人、对文化和秩序的再造。他认为感觉源于分裂,在空间中,身体可以透过对有限和物质的挖掘进入无限,具象和抽象于一体,从而进入精神的狂迷状态。身体在空间中等待爆发,肌肉、组织、器官、体液在其内部相互沟通 等待爆发。戴帆把空间的设计解释为感性的本质和理性之间的巧合的同时,他既用感性事物羞辱了理性,又用到错的理性羞辱了具有理性的感性事物。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 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空间艺术

—— 揭开《鮟鱇》背后的华丽感官的错乱心灵世界

—— 最新力作+珍贵设计概念草图首度面世

 

媒体评价 

 

“戴帆的奇观——这是一个几乎无法用语言复述的世界,一个此前从未有人展现过的奇观。”

鮟鱇图册

 

 

“一个无与伦比的空间,能量剧烈转化瞬间,世界在他的空间中完成伟大的变形。不好把他归入哪个流派,他可以被称为精神分裂分析者,超现实主义者,结构主义者,表现主义者,未来派,

 戴帆——鮟鱇图册

 鮟鱇图册

象征主义者,而且时常成功地达到他们没有达到过的深度。

 

“戴帆的空间是一个身体、灵魂、感觉、意识的熔炼场,不可思议地使世界的味道变得强烈;戴帆是空间神话的创造者和统治者。戴帆像是来自更加诡异、陌生的某个星球。我们现有的空间经验无法容纳下戴帆的空间,他旁逸斜出,自成一番天地。”

 

 “充满流动生成的无限可能,具象和抽象于一体,使隐秘之物发出闪光等待爆发,向着平庸、固化、死寂的现实开战。”

 

无器官的身体

    

   鮟鱇(Angler Fish)是一种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的表面有杂色斑点的形状怪异的鱼,被称为“提灯女神”,头顶上有一个能发光的闪烁的小灯笼,这盏小灯笼是一个危险的诱饵,

 戴帆(DAI FAN)图册

 戴帆——鮟鱇图册

专门引诱猎物的有利武器,吸引趋光而来的鱼儿们,等鱼儿靠近时并突然张开长满分泌毒液的尖牙的血盆大口将它们吞食鮟鱇因为形状怪异,发出的声音也很难听,像是老头儿在咳嗽一样,像恶魔一样。鮟鱇是人类危险的阴险欲望体的象征,如同雄鮟鱇与雌鮟鱇交配后便和雌鮟鱇连为一体所暗示的,空间不过是人类欲望扩张所畸形变异成的无器官的身体。

鮟鱇图册

 

 鮟鱇图册

 

 

一、大脑与心灵、身体通过化学、神经通路形成的空间

 

    我们可以把空间看成是人的身体,身体就是以皮肤为界的自然物,空间和身体一样有体积,有长宽高,有形状,有材料的不同感觉,有特定的生成结构,人身是许多不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而每一个个体又是许多复杂的部分所组成,组成人身体各部分的器官个体中,有的是液态的体液和血液,有的是坚硬的骨骼,有的是柔软的,有的是透明状的,有的是管道,有的是软组织,有的是混合状态,空间和身体一样是很深奥的,需要通过与外界的一定方式的沟通来激发空间的运转。

 

    人类心灵是由有关人类身体的观念所构成。观念,理解为心灵所形成的概念,因为心灵是能思的东西。观念是对表象的精心构造,而构成人的心灵的观念的对象只是身体。因此,人的心灵与身体联合,人的心灵的对象即人的身体的本性。人心有认识许多事物的能力,如果它的身体能够适应的方面愈多,则这种能力将随着愈

 戴帆——鮟鱇图册

大。心灵是与身体一样都是从实体中产生的。身体中的事件以心灵中的观念来表征,空间“比例”、“尺度”、“光”、“颜色”、“材料”、“结构”的概念使人联想到“对应”甚至“映射”。身体与空间以及心灵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身体的存在或者没有物体引起的身体特定的情状,心灵中对物体的观念就不能产生。空间和身体就像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平行的并是相互关联的过程,同时它们还会在每一个交叉点模仿对方。在这两个平行现象的底层存在这一个在心里中表征身体事件的机制。

 

    人的大脑和心灵与身体通过化学、神经通路形成了空间的观念,心灵是由外界物体所引起的自发运动或变化过程中的身体表象、表征

 戴帆——鮟鱇图册

或者思想构成的。心灵充满肋来自肉体和特定感觉器官的表象。    

 

    空间回归到它的最实在的肉体性的状态——“所有的东西都是肉体与肉体性的。所有的空间都是肉体的混合,在肉体的内部,则是相互的关联和穿透的运动。空间被还原成深层的“身体——感觉”的运动,肉体的积极的能动的流体的状态中包含了概念、潜意识、非思层面的体验,我们可以清楚的感觉到,空间所隐含的身体的整体性的生成运动与空间作为外在的力对肉体的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

 戴帆——鮟鱇图册

 

 

二、损伤——空间的奇点

鮟鱇图册

 

     

    用“奇点”这个数学概念来阐述“空间”的深刻的内涵,1。单独。单独的性质或状态;2。特点。一个空间区分于其它空间的特征,这是一个戏剧性的点,更加明确地阐明了空间的基本机制。空间是一种能动的状态,是一个戏剧性的点,它的发生使得在这一点上的现有的时间和空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种确定性和可能性。空间成为不通的存在系列和层次的交叉点,而自身又包含了这样的可能性:即向着更为异化的方向开放关联。用断裂和爆裂来形容空间中剧烈的感觉。空间既是“一”(单独性、独特性),又同时是“多”(开放性、可能性)。

 

    在迷狂之中,心神异化,躁狂、忧郁、谵妄、器官性、内在性和特殊疾病之一,错乱的归纳昏迷、晕眩、癫狂、狂怒、倦怠、焦虑、颤抖、麻痹、痉挛、梦魇、癫痫和中风以及昏厥。人体的呼吸短促、痛楚、心智失常及错乱理性的感觉疾病。

 戴帆——鮟鱇图册

 

 

三、“错乱与逻辑的悖论”数学结构与被器官包裹的优美

 

    构造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的思想的意象与空间的机制的意象。在结构上有着严格的内在发展线索,对空间的感觉——逻辑与对思想的概念——这两个系列之间形成一种开放的关联,表现出一种新的意义。空间并没有因为自己构造“思想——意象”的探索沦为概念的附属品,相反,它用自己的运动构造了一种在空间中创造的“具体的思想”,一种思想的空间。

 

    空间布局经过紧密的计算,组成一个错综复杂却又相互关联的网络,从一个空间到一种感觉或一个视野,其中没有过度,一切想通,就仿佛精神上掘出了几道古怪的通渠。空间中的造型通过完美的、数学的公式的精心计算,没有一点是出于偶然或个人的灵机一动。一个数学化的空间,每个单独的建筑体都由数学定理的构建,数学仿佛是空间结构语言,一种数学上严整的空间架构,空间里的一切相互关联,相互呼应,从而产生一种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鮟鱇图册

 

 戴帆——鮟鱇图册

 

 

    现有的空间的状态与既定的设计体系突然失去了合法性,因为面对“空间”的爆裂,我们被置身于一种更为深刻的“不确定性”之中,空间被抛向自身的“外在”,在“感觉”的冲击下,它开始尝试新的思索和综合的“可能性”。“感官”,是空间的创造的起点,它使得空间开始真正面对生命和身体得“冲击”,开始建立起与生命得“积极得联系”,甚至自己就成为生命得一种积极得运动形式。

 

 

四、一种能量级向另一个能量级转化的瞬间

 

    空间是身体的变异,是感觉、灵魂、肉体、意识与火、水的熔炼场,在这里,骨骼、肢体、肺、心脏、乳房、软组织、血管、肠、大脑、神经、脂肪、生殖器、与音节接受践踏,借以一层

 戴帆——鮟鱇图册

层重组身体,身体就是空间的原始场所,错乱空间 :被分解的身体,分解意味着对身体的解构,对感觉的重新组织,让神话行为物质的自然而然地呈现。身体爆裂成空间的残片,在空间中飘荡,感觉身体器官就是重建神奇的连锁反应,即身体是一种感觉的符号,这个符号与内在的情感相连,空间也是一个身体,是一个能量场,是各个割裂的部位融为一体的场所,肌肉、组织、器官在其内部相互沟通、等待爆发,空间也是身体的熔炉,长久以来四分五裂,备受压抑的身体在这里得到爆发,继而得到修复。在空间中,空间与身体都在解剖和分解中再造,进而实现精神上的再造。空间成为掌握魔法的医师,观众成为被触及、被改变的目标。身体的再造与世界的再造是同一的。灵肉一体,身体是精神的物化。当人的灵魂、各种幻觉、想象时,却是用具体的空间肉身来变现。变形、支离破碎、重复的身体分解再空间之中,空间流淌着无法言尽、模糊、混乱的意识。一个空间中必须有这种意志,这种盲目的生命欲望,它可以摧毁一切,它表现在空间的超验性中:暴力、过度、畸态、精神错乱、疯狂。

 

    我们使空间作用于与生命的积极的联系之中以使得生命作用于思想并且思想也作用与生命,使空间成为一种感觉和思想方式的实验,空间既是空间自身不断突破现有的“事实”的领域和界限的开放运动的一种“感觉”,也是这种运动的一种“感觉”机制。

 

    空间是生命能量发生剧烈变化的瞬间,是生命、身体、器官、感觉与逻辑、疯狂、思想的轨道发生交叉与变化的瞬间:戴帆的空间是盲目的和野蛮的,即以一种能量级向另一个能量级转化

 戴帆——鮟鱇图册

时发生的剧烈变化,最终以一种繁复的感官暴力美学的面目出现,空间是他探索新的空间形式的野蛮实验。空间如器官、迷狂选择旋涡般的蛇的图像、幽灵相似的汉代人俑、海洋的珊瑚礁、心长如无处不在的旋风,吞没观众。空间中的异质要素激发不同强度的情感反应,视觉暴力、过度、精神错乱、疯狂,异质空间的特征就是违反同质社会法律的产物,显示出对一种极端情绪的服从,他把一种令人不安的令人兴奋的价值转移到空间中,赋予空间。空间不含从唯一一个角度来攫取事物的外形,它不满足于单一的概念和感觉,不满足于多样化和意义的会合,不断地考察多样化之所以诞生的精神潜力的程度,参与感觉的强烈诗意,于宇宙磁力的各种客观程度保持奇妙的关系。

戴帆(DAI FAN)图册

 

 

 

五、感觉之海

 

    人的身体中的物质与海洋中是密切联系的。毫无疑问,地球更完美,因为它是可以变化的,能变质的,人类的血液的化学成分与最初的海洋的化学成分非常相似,就是在那片海水之中,最

 戴帆——鮟鱇图册

 戴帆——鮟鱇图册

 戴帆——鮟鱇图册

初的有生命的细胞和最初的多细胞生物吸收了氧气和其他生命所需的养分。随着更加复杂的生物的进化,保持最大数量的细胞与液体环境接触的问题不能再简单地通过扩大表面面积来解决了。于是,具有空腔结构的肌体开始有了优势,在空腔之内,海水可以流动。但是,只有依靠形成了血液循环系统的这些空腔的网状支脉,才能保证对细胞的氧气输送,这才使地球的生命成为可能。而当初所有生命物体都浸泡其中的海洋,现在却被关闭在这些生物体内。在意识的渗透中,迷狂在扩散,黑郁的蒸气塞住了血气必须穿行的极细管脉;血液于是失向乱流;血液与黏液碰撞后停滞不动,除非有“朦胧”的混乱活动来扰乱它。神经力量和其液体集中于系统的某一领域,当这个阶段达到某种强烈程度时,这个局部的能量突然散步到整个体系里头,在一段时间内,它暴烈地激扰着它,一直到能量完全释放为止。华丽、繁复、细腻的花鸟动物画、立体的错觉图形与奇诡的触目惊心的动物化石,鳄鱼皮纹的天顶下章鱼的吸盘,海洋里浅黄浅赭、深褐红的条纹所,螺旋状和纵肋交织成灰白色和淡灰褐色的膨凹的骨螺蜘蛛在骨骼洞穴中爬行,太空物件时空错乱,水母的伞状体上带有各种花纹,不但颜色多变,还会发出或强或弱,或蓝或紫的光晕,随波要拽时,扰乱人的心智,如同水中魔女的笛声,肉软如绸,美丽温舜的水母丝毫不能掩饰其凶猛冷酷的“杀手”本性。在空间中制造美丽的旋涡,将人的意识吸入自己的旋涡,并慢慢流向自己的触手,再用触手将猎物送至口腕处,然后进入伞状的消化系统中,章鱼的肌肉形态主要依赖于一种肌红蛋白,肌红蛋白解构不稳定, 章鱼疯狂地去吃虾,蟹、虾蟹体内有着最强的抗氧化剂,坚硬的骨骼和发达的昝焱

 戴帆——鮟鱇图册

鮟鱇图册

 

的肌肉于面无表情的冷酷的触手组合成了珊瑚礁类的生息,繁殖的状态,形状各异 色彩斑斓对多种眩晕的迷乱的歇斯底里的特别感觉,身体不同部位的痛苦;头晕和气郁性痉挛;僵直和强直;胃肠膨胀;呕吐白色物质;灰白色的粘稠体液大量出现,消瘦或神经萎缩;神经性或痉挛性哮喘;神经质的咳嗽;心悸;脉搏不稳;眩晕和演化;太空物件的时空清晰,巨型的蜘蛛在古老的化石洞穴中爬行,犹如挥散不去的噩梦或梦魇。海中奇异的生物中颜色中由多种腺体产生,腺体中含着多种毒素,猩红色有珍珠光泽的白色褶皱一反辐射对称的常态。

 

    物质生命在其内核中聚集着最大的敏感性和张力,物质中吸收着人类的意识与欲望,空间在身体器官的肉,黏膜,器官,软的身体感觉,与海洋中色彩绚丽的海洋奇异生物,“感觉得以在物质中实现的过程就同时时物质整体性地深入和转化为感觉的过程,即转化为感知和感情的过程。空间具有一种留存的作用,即它有一种“持久性”,空间的“留存”又不等同于物质自身的持久性,因为空间正是感觉的结合体,时感知于感情的聚合体。留存的正是“感觉”,正是作为“感知”和“感情”的“感觉”的复合体。

 

2.徐冰

    

徐冰,1955年出生于重庆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于1990年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邀请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2008年回国,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4] 

在自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创作的成名作《天书》系列中,他亲自设计刻印数千个“新汉字”,以图象性、符号性等议题深刻探讨中国文化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九十年代移居美国后陆续创作《新英文书法》、《鬼打墙》、《地书》等。此外,本世纪以来徐冰的创作面向更为丰富,特别是其日益关注的艺术介入社会的题材,《烟草计划》、《木林 森》、《凤凰》等均是颇具深度的代表作品。鉴于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1999年他荣膺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2004年以“9·11”废墟尘埃为材料所做的作品《尘埃》,在英获得世界视觉艺术最大奖项——首届“Artes·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2007年在荣获美国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

 

 

2冷军

冷军从小没有接受过正规美术教育,当年就靠临摹连环画和电影院海报打下了一些基础。他很喜欢画画,却没有得到理科出身的父亲的支持,不得不搁下画笔,高考失败后,为了能考上大学,他才重新学画画,最终考取了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艺术系。21岁大学毕业后,冷军画了不少关于藏民的题材,甚至还画过抽象和表现主义的风格。但在首届中国油画展之后,冷军又开始回到了写实绘画,在大学里他爱把石膏像上残缺的痕迹都画出来,相比这次转变更是有过之而不及,而且越画越充分越画越细腻。

 

冷军正式的油画创作,是在他毕业的第七年,即一九九一年被武汉画院聘为院外画家开始的。这一年冷军创作了第一件油画作品《马灯的故事》(见下图),在全国美展获铜奖,短时间内便引起了画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大家都对冷军的油画技法很感兴趣,觉得能取得这种照片的逼真效果有些不可思议。

 

纵观冷军的油画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属于图解式的表达,而且尺幅都比较大,明显带有愤青的感觉,与现实的抵触和叛逆比较强烈,也比较简单而直观,以体现批判现实主义为主。代表作有《网——关于网的设计》《文物——新产品设计》以及《世纪风景》系列、《五角星》系列等。

 

第二个时期,冷军选择与众不同的艺术视角来进行创作,因为角度不同认识艺术和表达艺术也不一样。作品舒缓了不少,也不那么尖锐和直观了。代表作品有《突变——有刺的汤匙》《锯子》《襁褓》等。经过了这个时期,冷军已经感觉到绘画一旦脱离了传统,脱离了审美,很快就会因为其锋芒毕露或自取灭亡,或无路可走。

 

 

 

 

 

 

 

 

 

3刘野

 

刘野,1984年 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86年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美丽、可爱、明亮,但又不像一幅卡通画那么简单,在早期的创作中,他经常使用画中画的手法,与典型的刘野风格的圆头圆脑的小孩出现在一起的,有蒙德里安的方块、Dick Bruna的小兔子、马格里特的超现实主义帽子或者范·艾克的古典主义圣母——他以此向喜爱的大师致敬。在他的很多作品中,美丽的背后,却总让人感到一丝邪性,比如他的画笔下的泪眼欲滴的阮玲玉、自杀的罗密欧、有点SM劲头的女教师、抱猪的女孩等。

 

刘野《烟》压克力画布 178×356.5cm 2001至2002年作

 

4周春芽:市场风向标

 

周春芽,男,1955生于中国重庆,1982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1988 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综合大学自由艺术系,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上海。

周春芽的绘画风格被描述为西方现代主义、中国传统绘画和他在学校里学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混合体。周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着色师,他最喜欢的颜色是一种精确的绿色色调,称为意大利古典维德290。他说:颜色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当人们想到它时,它才有意义,周早期的绘画以借用中国画肖像学中的石头和鲜花为特色,但创作风格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

 

周春芽《石头系列—与石头联接的树》油彩画布 195×130cm 1993年作

 

 

 

5曾梵志:潜龙在渊

 

曾梵志,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市,199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曾梵志的创作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敏锐的社会批判,受到评论界广泛的赞誉,也得到社会民众的持续关注。与此同时,曾梵志参与了一系列国际和国内重要的艺术展事,包括首届广州双年展(1992)、广州三年展(2002)、威尼斯双年展(2009)等,并在上海美术馆苏州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保加利亚国立美术馆、法国Saint-Etienne 当代艺术博物馆等知名艺术机构举办了个人展览。曾梵志被认为是当代中国较具代表性和国际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曾梵志《面具》油彩画布 198.7×149.4cm 1996年作

 

曾梵志《面具系列》169×144.3 cm 布面油画 1998 年作

 

 

 

 

 

6张晓刚:以退为进

 

张晓刚的作品可能吻合了一些西方人想象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是他作品中的样子。但其实是误读,那已经不是今天的中国人,但当代的中国人已经把传统的,至少50年的历史改变的太多,几乎是一种摧毁性的抹掉记忆。但在张晓刚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记忆的线还在,能唤醒很多过往的记忆。“我能被西方接受是因为国家的背景,中国这个国家太特殊了。西方自然会很注意中国的艺术家,如果我当时不在国内,现在可能没人会知道我,正因为我以中国艺术家身份出现以后,别人开始关注我。

关于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张晓刚曾说:“刚开始走上艺术道路时,遇到很多困难,但我并不抱怨,今天看来都是我的财富。但艺术家谈论责任感显然很虚伪,我的出发点不是追求一种责任,而是要通过艺术的方式真实的表达自我。”正是有了这样的激情冲动,所以张晓刚能创作出那些触动人心作品。“艺术首先是个人的,当它呈现出来以后被人接受变成了公共的东西,人们反过来会用公共的标准要求艺术家,这个时候如果真的把自己当做公众的代表,那么艺术也就枯萎了。”

 

张晓刚《大家庭16号 (血缘系列)》油画画布,200 x 250cm 1998年作

7刘小东: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刘小东感到世界上各种“主义”众多,而“现实主义”对于他来说具有纪实性和直接性,“我依托在这个基点上,心中感到实在。”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现代艺术运动一统天下之时,刘小东仍旧坚持本分的写实主义,将目光聚焦于日常生活与熟悉人物。在那默默无闻的十多年中,刘小东仍旧坚守自身对于绘画的理念,着力表现普通人生存遭遇的独立与疏离,远离潮流与喧哗。时过境迁,作为艺术界“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如今刘小东不仅成为主流热点,他的画作也得到收藏家热捧。

人们热切追逐刘小东,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画作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新纪录,更多在于他对于直面现实的勇气。他对于时代的变迁阵痛如此敏感,抛却形式的浮华与宏大的叙事之外,将个体的真实与时代的荒谬紧密衔接,每一个普通人物在他的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形成对生命的深意凝视。

然而,在一个消费疯狂的时代,艺术家难以免俗。刘小东一方面以艺术抗拒消费,一方面又难以阻止自身成为一个消费符号,他表现三峡底层苦难的画作《三峡新移民》被人拍买下之后,却被摆进标志身份地位的高级会所。但是,刘小东的长处在于对于一个商业化社会的适应,他很清楚如今艺术传播推广必须依赖商业,艺术品市场只能是一门生意,但是他同时保留自身的底线,无论外界风声如何,身价暴涨,他仍旧等闲视之,潜心作画。

 

刘小东《电脑领袖》布面油画 230×180cm 1996年作

8、赵无极

赵无极是“留法三剑客”之一,留学巴黎后并长期定居于此。创作最初是以人物和风景为主的具象油画。1949年5月,赵无极在克勒兹画廊举办了巴黎的首次个人画展。他意识到西方绘画发展已达到一个必须突破的关口,于是他由保罗•克利(Paul Klee)的画得到启示,进入到抽象绘画领域,探索更多的绘画可能性,终于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法及空间观念中得到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自1954年起,他的绘画转入抽象,浮动于虚无的空间和变幻的色彩之中。赵无极成熟期的作品反映了由对西方抽象艺术的热衷到回归中国传统这条主线,而这种回归又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他是有机的,是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审视下的回归。他那酣畅淋漓的油彩下所蕴含的东方意韵令人沉醉,而其笔端也自然的流露出了几十年海外生活所理解和渗透的西方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些美好的意象不时搅动人们的心弦,使涌动着地神奇变化的风云,咆啸微茫的海涛顿时融化在无尽的艺术幻想中。

赵无极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其成熟期的作品反映了由对西方抽象艺术的热衷到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审视下回归中国传统这条主线,其笔端自然流露出了几十年海外生活所理解和渗透的西方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法58年的创作中,赵无极先生的作品风格独创、想像丰富,他以西方表现力极强的油画形式展现了中国的艺术传统和艺术精神;他在巴黎重新发现了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裔院士程抱一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的艺术创作:“他开始了激动人心的长期探索,并吸取了西方艺术的伟大之处。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东方文化之精彩。

 

赵无极个人品:《1985年6月至10月》

 

 

 

9常玉

与赵无极类似,常玉也是留法艺术家中的一员。不同之处在于常玉并没有走上正统的“学院派”道路,而是去了截然不同的“大茅屋画院”,接触自由的现代素描技巧训练,实验绘画等新方法。1964年,常玉受到台北教育部的邀请,将42幅画作寄回台湾,并因为过世而使这些画作遗留在了台湾,成为之后台湾艺术市场会关注并挖掘常玉市场的契机。

他是早期知名海外画家之一,亦是近代中国画坛的一个异数,因为他擅长画画,却是以顽童心理、游戏心情在作画。他画画不讲究书法、画理,而是随性所之、随兴所至,画他的好恶、画他的心情。绘画对常玉而言是一种情感的自然发泄。常玉从最熟悉的中国艺术投入另一个崭新的西洋艺术领域,以中国绘画的基础不断地摸索追求,巴黎艺术派别林立,艺术家各领风骚,终于成就常玉简练流畅的特殊绘画风格。常玉在艺术上坚持我行我素,追求精神自由,他经历大起大落,一生默默无闻、不被赏识;而今,西方公认他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被誉为是“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其作品中比较多见的是花卉题材和裸女题材,这两类题材在常玉油画作品历年的成交记录中价格较高,很多代表性作品均出自这两类题材。

 

10郝量

郝量,1983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02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主修中国画,2007年留校攻读硕士学位。现生活于北京。

其创作致力于重塑中国传统水墨画,将数千年前历史的古代水墨画技术带入当代艺术创作中,其艺术历史典故和弥合东西方文化符号的技巧令人耳目一新。其独特的风格引起国内外艺术圈的广泛关注。郝量是当代青年艺术家别具特色的一位。他的成功或许一方面要拜近些年的“水墨热”所赐,另一方面在众多在传统与当代间挣扎徘徊的中青年水墨画家中,他的作品功底扎实、别具一格,让人过目难忘。

从艺术史层面来看,郝量的个人工作一直是围绕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是不是当代艺术。而是更多考虑在传统艺术的架构内,如何跟当下衔接?在当下的维度中回望历史?这种互维的联想力是一直触动他工作的原动力。郝量表示:“我最大的理想在传统中国绘画当中不要有焦虑感,让它在当下成为一种自然的状态,这可能是我一直工作的重点”中国艺术品市场资深专家蒋再鸣还提到,郝量具有各方面的综合修养,尤其对于古代绘画的杰出鉴赏能力,“郝量长久以来对古典绘画的追求与热爱,使得古代书画作品滋养了他的艺术创作,在他的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古意,这种特质是当代很多年轻艺术家中所不具备的素养。”

 

郝量在海外的影响力从2017年开始发酵,先后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2018年,豪门画廊高古轩宣布在西方独家代理郝量作品,并为其在美国举办首个个展,为其市场价格的飞升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郝量的作品已经被大都会和蓬皮杜两家著名艺术机构收藏。

 


相关文章